报告文章

TLAC新规落地及非资本债务工具上市有利于“四大行”总损失吸收能力按期达标

惠誉博华 / 金融机构 / 中国 / Tue, 2021年11月02日

中国TLAC新规发布,标准与国际准则保持一致

2021年10月,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财政部联合发布《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总损失吸收能力管理办法》(新规),本次发布新规与2020年9月发布的征求意见稿基本保持一致。新规要求2022年以前被认定为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G-SIB)的中国商业银行,其外部总损失吸收能力(TLAC)风险加权比率和杠杆比率应于2025年初分别达16%、6%,2028年初分别达18%、6.75%,且G-SIBs应当同时满足外部总损失吸收能力比率要求和缓冲资本(储备资本、逆周期资本和系统重要性银行附加资本) 。此外,新规还对合格TLAC工具的具体要求进行了阐释。

惠誉博华认为,新规在资本要求、达标时间以及TLAC合格工具认定等方面符合金融稳定理事会(FSB)对于新兴市场经济体的相关要求,其标准与国际准则保持一致。

新型TLAC工具拓宽“四大行”TLAC补充渠道,有利于总损失吸收能力按期达标

目前,除内生资本积累以外,中国商业银行外部TLAC补充方式主要为增资扩股、发行优先股、永续债以及二级资本债券。新规正式发布以后,已入选G-SIB的四家中国商业银行(“四大行”)将能够发行非资本债务工具(新型TLAC工具)以提高TLAC风险加权比率。根据新规规定,新型TLAC工具必须含有减计或转股条款,该要求与目前商业银行发行的资本工具一致,但其偿付顺序在二级资本工具之前,即二级资本工具全部减计和转股后,监管机构才视情况启动新型TLAC工具的减计或转股。根据以上偿付顺序,惠誉博华认为新型TLAC工具的信用水平应当介于二级资本工具与高级无担保债券之间。

惠誉博华认为,新型TLAC工具的上市,将进一步拓宽“四大行”TLAC补充渠道,有利于其总损失吸收能力按期达标。

“四大行”满足巴塞尔协会和中国监管机构资本要求,但较TLAC标准差距仍存

新规规定在计算TLAC风险加权比率时,为满足缓冲资本要求计提的核心一级资本工具不能计入外部总损失吸收能力。缓冲资本主要包含储备资本、逆周期资本和系统重要性银行附加资本,中国于2020年9月30日明确逆周期资本缓冲比率初始设定为0,因此除了最低总损失吸收能力要求(16%-18%)和G-SIB附加资本缓冲要求(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为1.5%,农业银行为1%),四家G-SIB还将面临2.5%的储备资本要求。即在扣除缓冲资本要求前,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和建设银行在2025年和2028年TLAC风险加权比率需达到20%和22%,农业银行为19.5%和21.5%。

目前“四大行”在国内系统重要性银行(D-SIB)中的分组均为第四组(附加资本要求为1%),而在G-SIB中的分组为第一及第二组(缓冲资本1%-1.5%),“四大行” 整体G-SIB附加资本要求略高于D-SIB。2021年第三季度末“四大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均超过11%、资本充足率均超过16%,已全部满足巴塞尔协会和中国监管机构分别对于G-SIB和D-SIB资本充足率要求。

虽然近年来国有银行资本水平不断提高,但截至2021年三季度末“四大行”较TLAC要求均存在一定差距。在不考虑内生资本的积累,以及业务发展推升风险加权资产(RWA)的前提下,2021年3季度末“四大行”距离2025年及2028年资本要求的静态缺口分别为2.2及3.7万亿元,该缺口规模持平于上年同期(详见惠誉博华报告“银行业资本分析与展望:部分股份制银行未来资本或承压,G-SIBs面临较大的TLAC缺口”)。

测算到期TLAC缺口明显缩小,但未来仍需大量发行合格TLAC工具

由于中国政府对于COVID-19疫情的良好控制,2020年中国宏观经济复苏领先于全球其他主要经济体,使得2020年中国商业银行实际盈利水平显著高于市场预期。

结合2021年“四大行”资本现状,在考虑内生资本积累的情况下,我们设置了风险加权资产增速较慢(5.5%)、中等(8.5%)及较快(11.5%)三种假设(详见附录)。其中,中等增速假设与2016-2020年 “四大行” 风险加权资产8.5%的实际复合增长率持平。基于以上三种假设,我们分别测算了至2025年及2028年的TLAC缺口。测算结果显示,在中等增速情况下, “四大行” 至2025年初TLAC缺口4.3万亿元,至2028年初缺口达9.0万亿元,测算缺口水平较去年同期明显缩小。

然而,从测算缺口的绝对规模来看,总损失吸收能力补充压力仍存, 惠誉博华预计“四大行” 在未来数年内还需要发行大量的合格TLAC工具,其中新型TLAC工具得益于其相对传统资本工具靠前的偿付顺序和可能相对较低的发行成本,有望推动“四大行”TLAC要求按期达标。

附录:

 

分析师

彭立 FRM
+8610 5663 3823
li.peng@fitchbohua.com

刘萌
+8610 5663 3822
meng.liu@fitchbohua.com

张帆 FRM
+8610 5663 3827
frank.zhang@fitchbohua.com

 

免责声明

本报告基于惠誉博华信用评级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惠誉博华”)认为可信的公开信息资料编制,但惠誉博华不对该等信息或资料的准确性及完整性作任何保证。本报告所载的意见、评估或预测仅反映惠誉博华于本报告发布日的判断和观点,在不同时期,惠誉博华可能发布与本报告观点或预测不一致的报告。

本报告中的信息、意见、评估或预测仅供参考,本报告不构成对任何个人或机构推荐购买、持有或出售任何资产的投资建议;本报告不对市场价格的合理性、任何投资、贷款或证券的适当性(包括但不限于任何会计和/或监管方面的合规性或适当性)或任何投资、贷款或证券相关款项的免税性质或可征税性作出评论。个人或机构不应将本报告作为投资决策的因素。对依据或使用本报告所造成的一切后果及损失,惠誉博华及相关分析师均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本报告版权仅为惠誉博华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翻版、复制、发表、引用等任何形式侵犯惠誉博华版权。如征得惠誉博华同意进行引用、刊发的,需在允许的范围内使用,并注明出处为“惠誉博华信用评级有限公司”,且不得对本报告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惠誉博华保留追究相关责任的权利。

惠誉博华对本免责声明条款具有修改和最终解释权。

下载报告

下载报告
 

谢谢。 您的下载链接将很快通过电子邮件发送给您。

请留下您的个人基本信息,阅读惠誉博华所有的研究报告。

 

感谢您。我们已将报告的链接发送至您的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