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文章

钢铁行业寒意难消,分化加剧出清加速

惠誉博华 / 钢铁 / 中国 / Tue, 2024年07月02日

2024年初以来,中国经济增长结构不平衡,社会有效需求总体不足,房地产行业超预期下滑,导致钢铁行业持续承压,供需双弱态势延续。

5月29日,国务院印发《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明确提出2024年继续实施粗钢产量调控,“十四五”前三年节能降碳指标完成进度滞后的地区,“十四五”后两年原则上不得新增钢铁产能。考虑行业基本面及目前的生产节奏,我们预计中性情景下今年粗钢产量同比下降2%。从更长的时间维度来看,我们认为中国钢铁行业已步入顶部平台期。对标日本,其钢铁行业1960-1972年间高斜率增长,1973年粗钢产量首次达峰(1.2亿吨),之后三十余年步入调整期,产量呈箱体波动;直至2007年产量再度登顶,彼时日本业已完成工业化,需求驱动产量步入下行周期。与之相对应,中国钢铁行业自2003年之后的二十年间快速发展,产量于2020年到顶部(10.6亿吨)后在政策及市场共同作用下,供给斜率趋于零/低个位负数,我们认为中国“十四五”及“十五五”阶段可类比日本1973年之后的时间段,产量将在顶部平台期维持箱体波动,我们预测箱体上、下沿分别为10.6亿吨、8.1亿吨。

1

需求端,我们认为2024年地产用钢仍将是重要拖累;作为经济增长压舱石的基建对钢材需求增长的效用斜率放缓;制造业投资已晋升为钢材需求最主要的增量来源,但该增量仍不足以对冲地产需求下降引致的缺口;全年钢材出口量预计维持高位,或直追2015-2016年波峰。2024年,供需双弱格局下钢铁行业将在2023年水位下寻求新的均衡价格及均衡量;需求疲软仍是行业盈利承压的核心掣肘因素。

企业层面,行业景气持续低迷将导致行业整体盈利恶化、财务杠杆及财务灵活性指标走弱,企业间信用质量分化加剧,行业出清或将加速。中长期来看,部分竞争能力低下、产品低端且单一、利润持续走低同时债务负担较重的尾部钢企在本次下行周期中或被迫出局,或被具有资金、技术、管理等多重优势的头部钢企所兼并,这也与中国政府提升行业集中度的政策导向不谋而合,而集中度的提升将进一步优化行业供给格局,提升钢铁在黑色产业链中的话语权,形成正反馈闭环。

1

惠誉博华基于相关评级标准对56家钢铁样本企业的独立信用状况及主体信用状况进行评估,分布如下图:

1

1

 

 

下载报告

相关研究

《供需矛盾加剧,黑色金属价格反弹易起反转难求》
《惠誉博华2023年钢铁行业中期信用观察: 行业景气急转直下,钢企盈利持续承压》
《惠誉博华2023年钢铁行业信用展望:霜重鼓寒声不起,吹尽狂沙始到金》

分析师

刘濛洋,CPA,FRM
+86 (10) 5663 3875

mengyang.liu@fitchbohua.com

常海中
+86 (10) 5663 3870

haizhong.chang@fitchbohua.com

媒体联系人

李林
+86 (10) 5957 0964

jack.li@thefitchgroup.com

 

免责声明

本报告基于惠誉博华信用评级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惠誉博华”)认为可信的公开信息或实地调研资料编制,但惠誉博华不对该等信息或资料的准确性及完整性作任何保证。本报告所载的意见、评估或预测仅反映惠誉博华于本报告发布日的判断和观点,在不同时期,惠誉博华可能发布与本报告观点或预测不一致的报告。
本报告中的信息、意见、评估或预测仅供参考,本报告不构成对任何个人或机构推荐购买、持有或出售任何资产的投资建议;本报告不对市场价格的合理性、任何投资、贷款或证券的适当性(包括但不限于任何会计和/或监管方面的合规性或适当性)或任何投资、贷款或证券相关款项的免税性质或可征税性作出评论。个人或机构不应将本报告作为投资决策的因素。对依据或使用本报告所造成的一切后果及损失,惠誉博华及相关分析师均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本报告版权仅为惠誉博华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翻版、复制、发表、引用等任何形式侵犯惠誉博华版权。如征得惠誉博华同意进行引用、刊发的,需在允许的范围内使用,并注明出处为“惠誉博华信用评级有限公司”,且不得对本报告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惠誉博华保留追究相关责任的权利。
惠誉博华对本免责声明条款具有修改和最终解释权。

下载报告
 

谢谢。 您的下载链接将很快通过电子邮件发送给您。

请留下您的个人基本信息,阅读惠誉博华所有的研究报告。

 

感谢您。我们已将报告的链接发送至您的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