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信贷需求偏弱环境下商业银行信贷增速放缓,信贷结构延续“对公强、零售弱”趋势,政策驱动下信贷结构从传统行业加速转向新兴及重点扶持领域。惠誉博华认为,在央行“均衡投放、平滑波动”的信贷指导下,未来信贷总量增速将温和放缓,长期来看有助于提高金融支持实体经济质效。一方面,当前存量货币体量已然非常庞大,经济结构新旧动能转换下传统产业增长动能式微,部分行业信用风险暴露加剧信贷收缩,去杠杆趋势延伸至居民部门。另一方面,监管对现有金融业增加值核算指标及核算方法进行优化调整,优化后的核算方式主要参考银行利润指标,从而降低存贷款增速指标在考核中的影响,有利于减少银行业追求存贷款规模的恶行竞争。2024年以来监管加大力度治理“资金空转”现象、规范银行“手工补息”等高息揽储行为,以挤掉由套利派生的虚增信贷,有助于疏通信贷流向实体经济堵点,提高货币政策传导效果,更加真实反映金融支持实体经济情况和配合各项产业政策支持实体经济的效率,继而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
银行之间资产投放分化仍将延续,国债扩容下呈现“大行放贷,小行买债”分化趋势。2023年农商行金融资产配置力度明显提高,样本58家上市银行中农商行平均金融投资增速14.0%,明显高于同期贷款增速7.6%。主要由于中小区域性银行一方面受同业竞争影响,信贷增长持续承压,部分区域性银行面临较严重资产荒,特别是中西部等缺少特色支柱产业及人口优势地区。另一方面,相较于大型银行,中小区域性银行自身客户质量下沉,尾部风险较高,权衡资产增长与信用风险后,被动将冗余资金投向金融市场。因此,增配安全性较高、资本占用较低、具有税收优势的国债及地方债成为主流趋势。惠誉博华认为,信贷需求相对疲弱,信贷投放分化不断加剧下,国有大行与中小区域性银行之间资产投向分化趋势将在2024年延续,存量房贷利率与存款利率双降后,国债扩容以及债券配置性价比提升亦或在未来增加银行购债意愿,“大行放贷、小行买债”趋势亦将延续。
2023年商业银行息差持续收窄至1.7%,2024年一季度进一步降至1.5%,利息收入增长持续承压,非息收入作为传统存贷业务的补充在商业银行营业收入中占比持续提升。样本58家上市银行之间盈利持续分化,2023年营业收入增速:城商行>农商行>股份行>国有行,仅城商行维持正增长,归母净利润增速:城商行>国有大行>农商行>股份行,其中国有大行净利润增速降幅最小,受贷款增速放缓、手续费下滑及信用减值侵蚀影响,股份行营收及净利润增长均面临挑战。惠誉博华认为,在降息、房贷利率下调、出险房企纾困、城投化债展期降息等多重因素影响下,商业银行资产端收益率仍存在下探空间,商业银行息差缩窄趋势将延续至2024年,存款成本下降仍是缓解息差压力的核心路径。维持商业银行“合理利润”与支持实体经济中权衡需要一定时间演绎,短期内,商业银行追求“量价平衡”下让渡贷款增速,利息净收入下降仍将持续,而在实体经济投资回报相对低迷环境下存款定期化趋势短期内难以扭转,息差低位徘徊将成为常态,商业银行营收压力不减。
2023年商业银行加大核销力度,整体资产质量维持稳健,主要风险集中在房地产开发贷款及零售贷款。尽管房地产贷款敞口呈现持续收缩态势,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背景下,房地产开发贷资产质量仍然持续恶化,其不良贷款率、不良贷款规模占比居各行业之首,2023年样本商业银行房地产不良贷款率由2021年2.58%持续攀升至4.32%,其中国有大行房地产不良率>股份行>区域性银行,国有大行房地产风险前期暴露最为充分,2023年尽管不良率仍有上升但趋势放缓,其余类型银行房地产风险仍在释放。个人贷款方面,个人住房贷款收缩延续,2023年以来随着国有大行住房按揭资产质量企稳,样本上市银行个人住房贷款不良率虽继续上升至0.48%,但斜率已大为放缓,而区域性银行不良率抬升幅度较大,农商银行个人贷款不良率上升。惠誉博华认为,尽管个人住房贷款不良率仍有小幅上升,从绝对水平来看仍维持在相对安全水平,由于国有大行个人住房按揭贷款余额占全部商业银行近六成,其个人房贷不良率企稳有助于行业相关资产质量改善,预计中短期内个人住房贷款资产质量将维持稳定。
2023年下半年,息差承压致使银行内生资本补充相对乏力,与此同时商业银行贷款投放速度放缓,风险加权资产增速回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维持与2022年同期相近水平。截至2023年末,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为15.1%,较2022年末小幅下降11bp。目前银行业整体息差收窄致使银行内生资本补充能力弱化,通过外源性补充资本需求增强,随着2024年起二级资本债进入密集赎回期,二永债发行规模有望维持高位,中小银行核心一级资本水平或继续承压。
相关研究
《2024年中国商业银行信用展望——国有银行》
《2024年中国商业银行信用展望——股份制银行》
《2024年商业银行信用展望——城商银行 》
《2024中国商业银行系列展望——农商银行》
分析师
kexin.zhang@fitchbohua.com
meng.liu@fitchbohua.com
媒体联系人
jack.li@thefitchgroup.com
免责声明
本报告基于惠誉博华信用评级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惠誉博华”)认为可信的公开信息或实地调研资料编制,但惠誉博华不对该等信息或资料的准确性及完整性作任何保证。本报告所载的意见、评估或预测仅反映惠誉博华于本报告发布日的判断和观点,在不同时期,惠誉博华可能发布与本报告观点或预测不一致的报告。
本报告中的信息、意见、评估或预测仅供参考,本报告不构成对任何个人或机构推荐购买、持有或出售任何资产的投资建议;本报告不对市场价格的合理性、任何投资、贷款或证券的适当性(包括但不限于任何会计和/或监管方面的合规性或适当性)或任何投资、贷款或证券相关款项的免税性质或可征税性作出评论。个人或机构不应将本报告作为投资决策的因素。对依据或使用本报告所造成的一切后果及损失,惠誉博华及相关分析师均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本报告版权仅为惠誉博华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翻版、复制、发表、引用等任何形式侵犯惠誉博华版权。如征得惠誉博华同意进行引用、刊发的,需在允许的范围内使用,并注明出处为“惠誉博华信用评级有限公司”,且不得对本报告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惠誉博华保留追究相关责任的权利。
惠誉博华对本免责声明条款具有修改和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