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扩表节奏趋缓,债券投资缓释非息业务下滑压力
2024年商业银行总资产同比增速回落至4.8%,结束此前连续三年的双位数扩张周期。当前宏观经济面临一定内外部挑战,实体部门有效融资需求较弱,从银行机构类型看呈现显著分化态势:城商行以8.9%的资产增速领跑,农商行以6.0%的增速紧随其后,国有大行与股份制银行分别录得3.9%和2.7%的增速。这种梯度差异映射出不同类别银行面临的经营环境——头部城商行凭借区域经济韧性维持相对活跃的资产扩张,而股份制银行负债端受制于存款成本刚性约束难以匹配国有大行资金优势,资产端受风险偏好与定价能力限制难以深度渗透区域下沉市场,导致信贷资源配置效率持续承压,近三年资产增速中枢较2019至2021年下降逾6个百分点,信贷市场正从增量竞争向存量优化转换。
惠誉博华选取的40家上市银行样本显示,2024年样本上市银行营业收入在多重压力下呈现韧性特征。全样本营收同比下降0.5%,较2023年1.2%的降幅有所收窄。归母净利润同比微增1.9%,净息差收窄成为核心制约因素,利息净收入同比收缩2.2%,资产扩张速度放缓导致以量补价策略对营收的贡献效果有限。
非息收入方面,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同比下降9.4%,财富管理类业务收缩成为主要拖累,居民风险偏好走弱趋势不止;另一方面,长端利率下行使债券投资收益增长显著,推动非息收入占比提升至28.7%,较2023年提升2.1个百分点,部分缓释传统业务下滑压力。
净息差收窄边际趋缓,负债成本刚性凸显
2024年商业银行净息差由2023年1.69%进一步收窄至1.52%,样本银行净息差录得1.56%,同比收窄19个基点,降幅较上年减少6个基点,净息差收窄呈现边际缓和迹象。资产端收益率同比下行33个基点至3.66%,而负债端成本仅下降16个基点,成本调整滞后性导致息差修复动能不足。
样本上市银行之间盈利持续分化,城商行在归母净利润增速上延续领先态势,头部机构通过特色化经营实现超行业均值的增长表现,而其他类型银行的利润增速普遍徘徊于低位区间。值得注意的是,部分深耕长三角区域的银行净利润增速突破百分之五,与国有大行及股份制银行平均约低于1.6%的增速形成鲜明对比。
相关研究
《2025年中国商业银行信用展望—国有银行》
《2025年中国商业银行信用展望—股份制银行》
《2025年中国商业银行信用展望—区域性银行》
分析师
meng.liu@fitchbohua.com
li.peng@fitchbohua.com
媒体联系人
jack.li@thefitchgroup.com
免责声明
本报告基于惠誉博华信用评级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惠誉博华”)认为可信的公开信息或实地调研资料编制,但惠誉博华不对该等信息或资料的准确性及完整性作任何保证。本报告所载的意见、评估或预测仅反映惠誉博华于本报告发布日的判断和观点,在不同时期,惠誉博华可能发布与本报告观点或预测不一致的报告。
本报告中的信息、意见、评估或预测仅供参考,本报告不构成对任何个人或机构推荐购买、持有或出售任何资产的投资建议;本报告不对市场价格的合理性、任何投资、贷款或证券的适当性(包括但不限于任何会计和/或监管方面的合规性或适当性)或任何投资、贷款或证券相关款项的免税性质或可征税性作出评论。个人或机构不应将本报告作为投资决策的因素。对依据或使用本报告所造成的一切后果及损失,惠誉博华及相关分析师均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本报告版权仅为惠誉博华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翻版、复制、发表、引用等任何形式侵犯惠誉博华版权。如征得惠誉博华同意进行引用、刊发的,需在允许的范围内使用,并注明出处为“惠誉博华信用评级有限公司”,且不得对本报告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惠誉博华保留追究相关责任的权利。
惠誉博华对本免责声明条款具有修改和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