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产证券化市场发行同比下降、环比上升:2022年四季度资产证券化市场整体发行延续低迷,全市场共计发行资产证券化产品464单,总发行金额5,360.6亿元,发行金额同比有所下降,环比微涨。从三个细分市场的发行占比情况看,企业ABS以63.7%仍据首位,信贷ABS占比17.0%,ABN占比19.3%。四季度三种类型产品发行同比均显著下降,但信贷ABS及ABN发行环比小幅上升。
- 信贷ABS发行下降,车贷ABS和NPAS分别延续在规模和单数上所占优势:四季度银行间市场共计发行信贷ABS产品48单,发行金额910.2亿元,同比锐减65.21%。2022年四季度依然没有RMBS发行。车贷ABS及消费贷ABS发行同比均明显下降,车贷ABS发行金额448.8亿元,继续成为信贷ABS市场最主要的产品类型,占市场发行规模的49%。小微企业ABS发行同比小幅增长。NPAS产品发行25单,数量与去年同期相同,在发行单数上延续三季度的优势。
- 银行间市场ABN发行规模及单数同比明显下降,应收账款及CMBN类型发行逆势上升:四季度共发行ABN产品90单,发行金额1,034.52亿元,大幅低于去年同期水平,但环比上升18%。其中融资租赁、补贴款、应收账款为主要类型。小微贷款ABS、有限合伙份额两类产品的零发行,是四季度ABN发行下降的最主要原因。应收账款及CMBN类型产品发行同比与环比均明显上升,发行规模分别为227.41亿元及115.38亿元。
- 四季度企业ABS发行单数同比上升,发行规模同比小幅下降:四季度企业ABS产品发行单数和发行金额分别为326单和3,415.8亿元,发行单数同比上升,数量回升至2021年三季度以来最高值,但发行规模同比下降。四季度应收账款ABS发行金额768.6亿元,发行规模占比最大,其他主要产品类别为融资租赁、个人消费金融、类REITS和供应链,发行规模均较为接近。
市场发行情况
市场交易情况
本季度证券化二级市场交投活跃度有所提升:2022年四季度资产证券化二级市场总成交金额约为7,089.9亿元,其中信贷ABS、ABN和企业ABS成交金额分别为2,586.2亿元、1,901.2亿元和2,602.5亿元。四季度三种类型产品交易额均明显增长,且均创下二级市场交易额历史最高水平。同时,四季度换手率也达到2018年以来的新高,信贷ABS、企业ABS、ABN换手率分别为17.7%、12.9%及22.2%,其中ABN换手率全年维持在14%以上,为全年交易最活跃品种。
存续信贷ABS增信水平变化情况
四季度信贷ABS市场整体增信水平良好:信贷ABS优先级证券整体获得的信用支持有所增加,存续证券表现均无异常波动,增信水平下降的情况仅出现在个别处于持续购买期的产品,由于相应证券的资产池中扣除的逾期贷款本金余额较上一期有所增加,造成证券的增信水平轻微下降,预计该情况在持续购买期结束后将得到改善。
截至2023年1月底银行间市场信贷ABS存续证券增信水平及变化情况见附录。
市场动态
商业房地产抵押贷款资产支持类产品发行量回升
商业房地产抵押贷款资产支持类产品的发行于2021年打破之前连续五年的增长趋势后,2022年发行量较上年度实现回升,全年发行量为1,356.08亿元,接近2020年水平。其中主力产品仍为CMBS,值得关注的是CMBN类产品2022年发行量创下新高,为235.73亿元,主要受益于2022年四季度发行逆势回升,单季发行量占比全年49%。
从产品表现来看,合肥融创茂CMBS于2022年12月发生违约,触发债权提前到期。此前,北大科技园发行的CMBN和红博会展购物中心发行的单一借款人CMBS分别于2020年3月和2018年10月发生违约。以上违约事件的发生暴露了部分商业房地产抵押贷款资产支持类产品在基础资产现金流和外部增信保障等方面存在的风险。
资产证券化市场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
2022年12月底,深交所发布了两项资产支持证券业务指引。同时,上交所亦发布了“发行准入标准”、“信息披露”、“分类审核”和“特定品种”4项资产支持证券业务规则,旨在强化市场内生约束,提高审核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和透明化,为市场主体提供稳定预期。其中大类基础资产方面,指出要明确不动产抵押贷款债权要求,强化估值及现金流预测合理性核查,夯实资产信用;分类审核方面,提出要简化申请流程,强化监管协同,符合条件的企业可就公司债券和资产支持证券合并提交优化审核申请;特定品种方面,则鼓励交易结构创新,引入可续发行创新结构,支持资产支持证券滚动连续发行,提高盘活资产灵活性和发行效率,进一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近日,人民银行召开的2023年金融市场工作会议上亦提出要推动资产支持证券市场稳健发展。在政策持续加持下,资产证券化市场高质量发展正稳步推进。
来源:受托机构报告、CNABS、惠誉博华
注:
增信水平(CE)变化值 = 证券2023年1月底增信水平 - 证券2022年10月底增信水平。各期增信水平的计算分别采用截至2023年1月末及2022年10月末最新一期受托机构报告所披露数据;若首个支付日在2022年10月之后,则采用初始起算日资产池数据及信托设立日证券数据计算证券上一季度增信水平。
增信水平=1-(优先/劣后顺序等同或优先于该证券的证券本金余额)/(资产池未偿本金余额+ 流动性储备账户余额- 逾期90天以上资产本金余额)
部分交易无法从公开信息获得相关数据,未在统计范围内。
相关研究
《惠誉博华银行间市场RMBS指数报告2022Q4》
《惠誉博华银行间市场车贷ABS指数报告2022Q4》
《惠誉博华银行间市场消费贷ABS指数报告2022Q4》
《惠誉博华银行间市场个贷ABS超额利差报告2022Q4》
分析师
李尽染
+8610 5663 3811
louis.li@fitchbohua.com
徐倩楠
+8610 5663 3815
qiannan.xu@fitchbohua.com
媒体联系人
李 林
+8610 5957 0964
jack.li@thefitchgroup.com
免责声明
本报告基于惠誉博华信用评级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惠誉博华”)认为可信的公开信息或实地调研资料编制,但惠誉博华不对该等信息或资料的准确性及完整性作任何保证。本报告所载的意见、评估或预测仅反映惠誉博华于本报告发布日的判断和观点,在不同时期,惠誉博华可能发布与本报告观点或预测不一致的报告。 本报告中的信息、意见、评估或预测仅供参考,本报告不构成对任何个人或机构推荐购买、持有或出售任何资产的投资建议;本报告不对市场价格的合理性、任何投资、贷款或证券的适当性(包括但不限于任何会计和/或监管方面的合规性或适当性)或任何投资、贷款或证券相关款项的免税性质或可征税性作出评论。个人或机构不应将本报告作为投资决策的因素。对依据或使用本报告所造成的一切后果及损失,惠誉博华及相关分析师均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本报告版权仅为惠誉博华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翻版、复制、发表、引用等任何形式侵犯惠誉博华版权。如征得惠誉博华同意进行引用、刊发的,需在允许的范围内使用,并注明出处为“惠誉博华信用评级有限公司”,且不得对本报告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惠誉博华保留追究相关责任的权利。 惠誉博华对本免责声明条款具有修改和最终解释权。